当然了,虽然说的都是环保,内涵却不大相同。咱们说环保,多数时
候讲的是废气治理、VOCs减排,老外面
临的环保压力貌似更多来自于对纸质印刷品是“森林杀手”的指责。
按照三好同学的理解,不一定十分准确:欧美国
家的环保主义者似乎发起了一场运动,鼓励老
百姓尽可能少用、不用纸质印刷品。因为在他们看来,消费纸
张就是间接砍树,杀死森林。对大多
数印刷老板来说,这可谓是釜底抽薪。所以说,欧美同
行遇到的麻烦其实要比咱们大得多吧?公司。
这么大的事儿,各国的
印刷协会自然不会坐视。三好同
学以前就隐约听说过,美国印
刷协会发起了一场名为“印刷力量(PrintPowers)”的运动,通过刊
登媒体广告等多种方式回击对行业不公正的指责,宣传印
刷业对社会经济的贡献,并游说
议员避免出台对行业不利的监管措施。
还有一个机构,名字叫作“TwoSides”,总部位于英国,由来自
多个国家的造纸和印刷企业组成,专门澄清、回击社
会上对造纸和印刷业环保问题的误解,宣传纸
质产品独特的价值。
各位老板说说,在欧美
搞点印刷容易么?赚钱多少不提,印点书报刊,不被认
可在为社会文明传承做贡献也就算了,还被扣
上了森林杀手和破坏环境的帽子。作为老板,心里得有多憋屈?
当然了,与环保相比,三好同
学更感兴趣的是各国大佬在讨论中涉及的另外一个问题
印刷业
为什么越来越难吸引年轻人?
这个话
题首先是由一位美国大佬发起的。他长长地说了一番话,大意是:跟中国和印度不一样,你们人口众多,有很多年轻人,用不着为招人发愁。在美国,印刷厂
要招年轻工人就很难。更加令人困惑的是,很多父
母干了一辈子印刷,却不想让儿女接班。多数年
轻人也不愿意接手父辈的工厂,继续干印刷。。
说到这儿,他问来
自印度的一位代表:你儿子
在你的工厂上班吗?当听到一个“Yes”时,他不无羡慕地说:你真幸运。
似懂非
懂地听大佬们聊到这儿,三好同
学忍不住暗自琢磨:印度的情况不了解,中国的情况咱可知道,美国人
显然是高估了中国印刷老板的“幸福指数”。
作为发
展中的人口大国,中国的
年轻人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比自然是多不少。然而,现在圈
内老板想要招几个踏实、肯干,愿意一
心一意搞印刷的年轻人,也并非那么容易。